“618”大促酣戰之時,國內最大電商平臺阿里巴巴悄悄騰挪著旗下快遞板塊股權。
近年來阿里巴巴通過入股方式投資了若干家通達系企業。其中,關系最密切的是申通快遞,早在2019年,阿里巴巴就以47億元與申通快遞(sz:002468)簽下《購股權協議》,隨后在業務及資本上進行合作。
而在6月6月,申通快遞發布公告稱,公司股東上海德峨實業發展有限公司擬以協議轉讓的方式,向菜鳥供應鏈轉讓其持有的申通快遞3.83億股無限售流通股股份,占申通快遞總股本的25%,轉讓價款總額為38.78億元。
股權關系顯示,德峨實業、菜鳥供應鏈同為阿里巴巴旗下企業。其中,菜鳥供應鏈管理有限公司由菜鳥網絡科技有限公司(下簡稱“菜鳥”)全資持股,為阿里巴巴集團內企業。申通快遞指出,本次權益變動為上市公司股份在阿里巴巴集團內不同主體之間的轉讓,不會導致公司控股股東及實控人發生變化。本次轉讓完成后,菜鳥供應鏈持有申通快遞25%的股份,為單一持股比例最高的大股東。
此番騰挪成為申通快遞股價上漲的催化劑。截至6月9日收盤時,申通快遞股價已經連續四日上漲,近7個交易日累計上漲超14%,市值174.82億元。
阿里系騰挪申通快遞股份背后,受讓方菜鳥正在加速跑入資本市場。在胡潤研究院今年發布的《2023全球獨角獸榜》中,菜鳥以1850億元的估值躋身全球前十。
不到一個月前,阿里巴巴官宣菜鳥正式啟動探索上市進程,預計在未來12-18個月內完成;而三個月前,阿里巴巴宣布啟動“1+6+n”組織變革,阿里巴巴經濟體將被分拆成6+n個業務集團,并在上市條件成熟時獨立上市。
剛滿十歲的菜鳥,在阿里系的組織巨變中從背靠大樹走向獨立。
離開阿里庇護,但菜鳥還在虧錢
5月28日,菜鳥剛剛迎來成立十周年慶典。更早前的4月14日,位于杭州余杭未來科技城的菜鳥新總部正式啟用,8000多名菜鳥員工陸續遷入這座總建面近30萬平方米的新總部。
十年間,菜鳥伴隨著阿里系幾度搬家,從杭州湖畔花園孵化,中途移道北京又重回杭州。同時,這個被馬云描述為“最后一個商業夢想”的物流平臺,也伴隨著辦公地點的不斷遷移壯大而孵化發展。
如今,作為阿里系分拆上市的實驗標的之一,菜鳥必須要在18個月的倒計時里奔跑。不過,雖然業務加速擴張,但羽翼漸豐的菜鳥尚沒有強大到可以脫離阿里巴巴的庇護。
根據阿里巴巴集團董事會主席張勇的說法,成立六大業務板塊后,各個板塊各自形成經營實體,有了自己的董事會和治理結構,具備條件的公司可以向獨立第三方融資,并在上市條件成熟時獨立上市。
分拆獨立,意味著組織放權、直面競爭以及自負盈虧。
近年來,菜鳥在阿里巴巴集團的地位愈發重要,營收比重從2018財年(2017年4月1日-2018年3月31日)的2%增長至2023財年(2022年4月1日-2023年3月31日)的6%。從2021年第四季度開始,阿里巴巴調整財務分部,將菜鳥單獨作為一個分部體現。
如今,菜鳥是阿里巴巴營收占比第三的業務集團,僅次于淘寶天貓和云業務,同時還是集團中增速最快的子集團。2023財年,菜鳥錄得年度營收556.81億元,同比增加了21%,增速高于本地生活服務的12%、國際商業的13%。
盡管營收增長迅猛,但菜鳥目前仍在虧損。“其實內部去年就開始提業務盈利的目標。”菜鳥國內物流部門員工王旭告訴時代財經。
2023財年,菜鳥經調整ebita為-3.91億元,較此前一年同期虧損14.65億元大幅收窄,但離整體盈利仍有差距。時代財經統計,菜鳥近三年經調整ebita為虧損26.69億元。
有報道指出,馬云早年曾表示,菜鳥10年內不要想盈利的事,先搭建基礎設施再想從提升效率上賺錢。但如今,邁入下一個十年的菜鳥,顯然到了要直面盈利的節點,尤其是在阿里系組織巨變的背景下。
一位不愿具名的快遞咨詢機構人士指出,菜鳥若要實現扭虧仍需要一些時間,不管是國外的倉庫網絡建設,還是國內的運力完善,都還處于砸錢的階段。“以前背靠大樹好乘涼,現在公司治理和財務輸送都更加透明了,而且阿里系國內電商部分也在萎縮,關聯業務的體量也會縮小。”
如今,海外業務在菜鳥占據舉足輕重的地位。截至目前,菜鳥已在全球布局6大智慧物流樞紐,海外分撥中心15個,覆蓋全球近200個國家及地區;2022年,菜鳥年度日均跨境包裹量為450多萬個,僅次于ups、fedex、dhl。
啟動上市籌備之后,國際業務也成為菜鳥撬動未來發展的支點。4月,菜鳥與巴西郵政簽署戰略合作,為中國-巴西國際快遞的履約提效,此前菜鳥已在巴西投入建設轉運中心、開設直達航班;5月,菜鳥宣布將在一個月內新開設5座跨境倉庫;6月6日,菜鳥宣布618海外備貨已準備就緒,將利用海陸空鐵等物流方式為跨境包裹提供運輸。
而在國內上,菜鳥則身處競爭激烈、增長放緩的市場環境,“提升時效”成為了菜鳥突破國內業務的方向之一。今年3月,菜鳥聯合天貓超市在杭州首次推出了半日達,將上午訂單攬收截止時間延遲了1小時。上線數日后,對手相繼跟進,京東物流宣布上線“云倉達”業務,訂單最快2小時即可送達消費者;順豐快遞隨后同樣宣布,“同城半日達”已擴展至80余城市。
5月,菜鳥和淘天集團聯合宣布,菜鳥自營優選倉配產品不再只服務于阿里巴巴集團自營業務和少量頭部商家,而是全面對外開放,對接商家可實現“半日達”或“次日達”。
快一點、再快一點,分拆上市的壓力正向這家成立10年的獨角獸襲來。
降本增效,員工感慨“管理變嚴格了”
加速鋪開各項業務,吸納阿里巴巴所持申通股權,菜鳥正在借助資源整合為上市鋪路,提高上市前資本估值。同時,它也在優化財務指標。
2022年以來,降本增效成為阿里系業務發展的基調,當年阿里系人員就縮減了近2萬人;根據阿里巴巴最新財報數據顯示,2023年一季度人員再次減少4524人。
5月底,阿里巴巴被爆啟動風暴式裁員,但主要集中在阿里云板塊。阿里巴巴官方微博隨后公開回應稱,“近日,關于淘寶天貓、阿里云、菜鳥、本地生活各個業務裁員謠言傳得很厲害,但謠言就是謠言。”其官微還表示,“人才的流動,是所有企業一直都在做的。”上述菜鳥員工王旭也表示,“聽到裁員的消息不多,只了解到有末端運營的同事喜提大禮包”。
6月,流傳的一份菜鳥內部通知顯示,面對市場變化和菜鳥當前發展的需要,管理層認為,當前公司文化需要更加有創業精神、更加勤奮、更加艱苦奮斗。因此,通知中提出了提前上班、原則上取消午休、嚴格差旅和招待費等規定,“核心是大家要緊張起來,扎扎實實的、真真正正的做第二個十年的二次創業。”
對于網傳通知,多名菜鳥員工則反饋“沒收到”“不完全準確”。在菜鳥就職的蔡欣稱,其在5月30日收到相關口頭通知,要求在早上9:30之前到公司,“之前是彈性上班,10點前或者10點多到公司都可以,之前是真懶散,幾乎不管上班打卡時間的。”
關于引起較大討論的“取消午休”,蔡欣稱并沒有取消,仍然可以在12:00-1:30進行休息。王旭同樣表示沒有取消,但如今不允許在公開區域的沙發午休,只能在工位午休。
入職菜鳥近兩年的王旭是一名開發工程師,盡管公司目前的管理并沒有網傳截圖那么夸張,但其仍感嘆“確實提了上市之后,管理比以前嚴格一些。”兩個月前,王旭跟隨公司從杭州西溪首座搬至如今的菜鳥總部園區,并參與了浩大的十周年慶,“那一刻覺得很光榮。”
但幾乎同時啟動的ipo計劃,讓這家企業來不及沉浸在十年里程碑的喜悅里。下一個創業周期已經開啟,5月18日,菜鳥集團ceo萬霖發出全員信,希望全體菜鳥員工加快能力建設,開啟新的創業征程,爭取未來十年成為全球領先的綜合數智物流集團。
壓力逐漸傳導至企業的每一處毛細血管。在互聯網大廠紛紛走上降本增效之路時,身處阿里體系中的菜鳥不可避免地被波及,它也再難如以往那般粗放擴張。王旭感嘆,如今晉升通道被擠壓,升一級都非常困難,“感覺互聯網最好的時光已經過去了。”
本文來源于羅戈網,不代表本站觀點,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文章所用圖片來源于網絡,文章圖片如有侵權可聯系刪除。
開足馬力邁向一流強港 煙臺港迎世界最大鋁礬土船城配市場烽煙不斷!駒馬物流與凱東源城配達成戰略合作物流運輸公司一般都是如何管理用戶的?2019年一季度物流運行情況出爐 社會物流總額平穩增長倉庫有哪些常見的揀貨方式 這樣的揀貨方式你見過嗎如何計算鐵路貨物裝卸費韻達股東黃新華質押1200萬股股票 用于融資中歐班列,緣何成為國際供應鏈的黃金通道?